方師傅點心坊 品牌故事
《 13歲出外賺錢 》
方師傅點心坊董事長 方漢武先生,出生於嘉義縣中埔鄉。家中五位兄弟姐妹,父母努力打拚為了三餐,經常因為金錢而吵鬧。年幼的方家三兄弟,農忙時得放下書本,協助大人們從山上拖竹子、採集水果等到市場販賣。漢武小心翼翼地將每次的收入,全數交給母親貼補家用,他認為這樣父母就不會再因為金錢而爭吵了。
每逢新學期,他看著父母為了湊足學費而發愁,看著同學們穿著整齊的制服,再低頭看看自己一補再補的衣服……13歲那年,他向母親開口,說他想外出工作、想賺錢養家。出外不是夢想的追求,那是對家庭的責任。
(照片/ 方師傅年輕時與同事合影)
他一人來到台南,成為麵包學徒。那個年代的學徒非常辛苦,每天清晨五點起床,揉麵、打掃、烘焙,一路忙到深夜,薪水不多。他從未抱怨,只知道要更加努力地學習技術。
夏天炎熱,忍受烤爐高溫相伴;冬天凌晨,手被凍得紅腫也要拌麵糊,累了,就靠在麵粉袋上小睡。六年期間,他只留下每月薪水中的1,000元作為生活費,其它的全部寄回家。為了減輕父母負擔、為了弟妹能夠上學,能夠為這個家庭帶來和樂是他心中最大的希望。
(照片/ 方師傅持續進修學習技術)
《 創業與重整 》
19歲來到高雄,他成為能夠獨立作業的師傅,收入相對穩定。但他知道,唯有創業,才能夠真正地改善這個家庭、翻轉他的人生。入伍期間,他開始計畫開店。退伍後努力朝著目標前行,不懂的就問、不會的就學。
1993年,他與妻子打算創業,邀請同樣從事烘焙的哥哥與弟弟,四人決定合夥開店。他們資金不多,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,也沒有亮麗的商業計畫,唯有「只能成功,不能失敗」的堅定意志。三兄弟與妻子們輪班工作與休息,每天只睡三個小時,內場兼外場,生產即業務。為了拓展客源,他們一間一間的拜訪、向各級學校與公司機關單位介紹自家產品。
不料幾年後,附近新開了兩間麵包店,一間主打平價,一間在超市裡販售。他們的生意幾乎被搶光。漢武看到有商家販售水煎包作為早餐,生意異常的好。為了活下去,他甚至跑去學習如何製作水煎包,打算每天更早起來賣早餐,多少補貼日漸慘澹的麵包店。就在相關器具設備都準備好的時候,內心浮現一個聲音:「這麼做是正確的嗎?」
(照片/ 方師傅持續進修學習技術)
當時在偶然的機緣下,他得到一個前往日本麵包研究所進修的機會。他向當地師傅說出自己的無力:「我們做得再努力,終究敵不過價格戰。」對方的回應直指核心:「你要『捨得』,同行有做的產品,你應該讓由他們製作。」「要活下去,要做你最有信心的產品,走你自己的路。」這些話,像一道光照進心裡,明亮而清晰。
(照片/ 方師傅在日本進修)
回國後,三兄弟停業重整,再次貸款,將店面重新裝潢,並將日本所學的技術加以調整,留下最能代表自己、具備專業品質的點心。他們相信:「只要我們用心做好每一件事,顧客一定會感受到。」方師傅點心坊一路以來競競業業、用心地為顧客製作每一份點心。
(照片/ 方師傅在門市舉辦活動的盛況)
自1997年創立自有品牌「方師傅點心坊」、2000年開始於百貨設櫃、2024年進駐高鐵左營站,至今於高雄市開設15家分店,隨著多位工作夥伴的加入,自始至今,一切來自對得起自己、夥伴與顧客,那份腳踏實地的堅持。2020年取得ISO22000與HACCP雙認證,近十年接續獲得「台灣百大伴手禮金質獎」、「高雄十大伴手禮人氣獎」、「高雄綠豆椪冠軍」等各項肯定,方師傅點心坊對於品質的追求永不停歇。
《 方師傅的希望 》
對於董事長 方漢武來說,他因為家庭環境而走過精彩的人生路。
小時候對於家庭和樂、減輕經濟負擔的希望,至今希望方師傅的產品,能夠為所有的家庭帶來幸福、快樂與滿足。
希望加入方師傅的夥伴家庭,都能夠擁有穩定安康的生活。
希望在偏鄉的孩子們,同樣能夠吃到由方師傅專車送抵的各式麵包、將這份幸福帶回家,與最愛的人分享。
在天災人禍發生時,希望方師傅點心坊的麵包化為點點愛心,實際地支持各位救難人員與受災傷的家庭。
自小愛擴至大愛,是對社會的責任,也是對一路走來同行相伴的人生夥伴們,表達最真摯的感謝。
(照片/ 方師傅多年來響應公益捐血活動)
(照片/ 方師傅多次響應地震賑災,親身投入志工行列及捐贈食品)
「我沒有比別人厲害,一路以來受到很多人的幫助。我只是很努力、很用心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而已。」方漢武總是這麼說。這份用心,自始至今。
「您的需求,專業的品質」
是方師傅點心坊的企業宗旨。
— 我們能夠為您提供的,不只是生活的需求,還有內心的溫度,幸福快樂滿足。